隨高雄房市陷入愁雲慘霧時刻,高雄市政府為紓解建案「供過於求」的燃眉之急,據悉,已於日前正式通告建商,2023年以後私有建築原本取得的建築執照,完工期限都可申請延長兩年,至於捷運聯開案等公共工程,原本取得的建築執照,完工期限則可申請延長一年,讓建商與開發商大大鬆了一口氣。
據了解,高雄市政府是在今年7月17日行文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以及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公會等相關機構,內容指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中東地緣政治、以及缺工缺料情況尚未緩解,在2023年1月1日到2025年12月31日,取得的高市府建築執照或雜項執照,根據建築法第54條申報開工的起算建築期限,將可申請延期。
私有建築的建築執照,完工期限雖可申請延長2年,但,高市府興辦的公辦都更、捷運聯合開發、設定地上權、標租等公共建設,最長只能申請延長1年。
地產業者說,由於央行的房市管制措施,仍有建商在取得土建融之後的18個月必須申報開工的規定,此次的「高市府的建照特赦令」之後,等於是讓業者在符合央行18個月規定之後,再多了兩年的喘息期。
業界表示,以建築樓地板面積3,000坪的建案,光是申請建照要付出的建築師費用、手續費等,就得500萬、600萬,目前住宅大樓的樓地板面積,動不動就是1萬坪、2萬坪以上,取得一張建照恐得耗費1、2千萬元以上。
在房市低迷的情況之下,建商售屋速度慢,銷售量也驟減,高市府發出的「建照特赦令」,可說是德政,對建商資金周轉與減少積壓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