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拚亞洲資產管理中心,7月銀行公會帶隊的「新加坡高資產財富管理考察團」,參訪知名新加坡財富管理學院(WMI)師資解析,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家族辦公室、銀行等,其中鎖定高資產戶目標,國銀除陸續推財富管理2.0並進駐高雄專區,尤其看好台灣家族辦公室四大優勢,全面搶攻商機。
銀行高層指出,台灣近年已有多家銀行與財富管理公司發展「輕型家族辦公室」、「虛擬家族辦公室」方案,提供客製化規劃,這也都是台灣未來的優勢所在。許多家族不單單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台灣也有直接成立的需求。台灣家族辦公室有四大優勢,一是針對資產規模未達國際標準的家族,例如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家族,台灣更有彈性與包容度。
二是,很多台灣企業布局已國際化,但台灣仍是營運重要據點,因此即便同一家族已在新加坡、英國設有家族辦公室,在台灣可能還有一筆需要成立家族辦公室管理的資產,境內、境外的需求並不衝突;三是企業設立於台灣,在股權傳承與資產安排時,勢必仍要依循台灣的稅制與法規,這正是本土銀行在地服務不可取代的優勢所在;四是台灣資產透明與稅務合規要求有較低壓力,相對於香港、新加坡的CRS(共同申報準則)執行壓力,台灣尚未全方位實施全球資產稅務申報,對部分家族有較多規劃空間。
整體來看,目前在台灣推展的多為「虛擬家族辦公室」模式,也就是透過結合銀行、會計師、律師、信託業者等跨領域資源,由專人擔任整合與協調角色,以實現家族辦公室的核心功能。
從國外的成功經驗,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產業的蓬勃發展,主要導因於政經穩定的環境,搭配低稅負環境與創新的移民政策使然。較開放的金融管制,也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商品設計,更貼近高資產客戶的實際需求。
觀察公股銀包含彰化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都積極從商品面強化,希望讓金融商品更貼近高資產客戶的需求,台灣銀行業優勢在於「長久的關係維護過程」,有助高資產客戶規劃家族傳承與未來設立具台灣特色的家族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