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於7月30日盤後公布2025財年第四季(4~6月)財報,營收年增18%,創3年來最高,每股盈餘年增24%至3.65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3.37美元。其中,Azure雲端運算部門的全年度營收超過750億美元,年增達34%,超出分析師預期的746.2億美元。這也是微軟首度公布確切的Azure營收數字。
但Azure業務規模仍小於亞馬遜的AWS,在美國科技巨頭中排名第二。AWS在3月為止全年度的營收約1,120億美元。Goolge Cloud和甲骨文雲端基礎建設分居三、四名,上年度的營收分別為490億美元、100億美元。
微軟第四財季財報表現強勁,美東時間7月31日美股開盤微軟股價勁揚6%,市值攀升至約4.06兆美元,成為繼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之後,全球第二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超級企業。
微軟財務長Amy Hood在電話會議預測,2026財年第一季(7~9月)營收有望介於747~758億美元(中值為752.5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740.9億美元);Azure相關營收成長率上看37%(優於分析師預估的33.7%)。
Hood並預測,微軟第一季資本支出與透過融資租賃取得的資產總額將超過300億美元,換算的年增率超過50%。
AI業務方面,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365 Copilot企業客戶和Windows裡的Copilot消費者助理,目前每月活躍用戶已達1億人。
截至7月30日收盤,微軟今年股價已上漲22%,遠高於標普500指數的8%漲幅,微軟股價7月25日創下收盤新高513.71美元,7月31日開盤後突破540美元。
據CNBC報導,目前市值排行中,輝達與微軟雙雙躍居前兩大企業,蘋果則退居第三,市值約3.2兆美元,蘋果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下跌17%,因其AI功能遲遲未見進展,市場憂慮其在AI浪潮中逐漸落後,蘋果將於7月31日美股收盤後公布財報。
在科技巨頭中,輝達是表現最亮眼的公司,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33%,輝達所生產的圖形處理器(GPU)是目前微軟、OpenAI、Google、Meta等企業開發大型語言模型的核心基礎,並且被廣泛應用於正在興建的雲端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