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801黃于庭、魏喬怡/台北報導

ATM提款額調降 彭金隆:打詐勿去風險化

image
近一年金融機構警示帳戶調查統計及季增

 國內七家銀行加上中華郵政近日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多位立委於7月31日財委會提及因銀行下調提款限額及凍結「久未往來戶」而接獲許多民眾陳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表示,下調提領限額非全面措施,也已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一刀切的「去風險化」作法,同時將於一個月內研議出「久未往來戶」的定義及相關應對機制,在打詐和便民之間取得平衡。

 為加強打詐與防詐,截至目前已有臺銀、兆豐銀、合庫銀、彰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和中華郵政等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針對數位存款帳戶風險控管問題,彭金隆指出,現代人大量仰賴數位工具,金融機構的職責就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而第三類數位存款帳戶開戶方式因KYC相對簡便,因此容易被詐團利用,但金管會並無要求銀行降低ATM提領金額上限。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高達2,558.53萬戶,相較於去年底的2,446.35萬戶,季增率達到4.59%。

 彭金隆指出,近期各家銀行針對ATM交易採取不同控管策略,是因應詐騙風險所作的調整,希望銀行持續強化阻詐與防詐功能,對於銀行而言,有阻詐壓力又需兼顧民眾的金融服務使用權益較兩難,不過已多次與銀行溝通,提醒不要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打詐問題,而是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控管,且在已經沒有所謂高風險的時候移除該限制,讓受影響民眾可恢復正常使用。

 另有民眾向立委反應,久未使用的帳戶被凍結不能使用,主因是銀行擔心其成為詐騙破口而採行的防詐措施,針對銀行認定所謂的「久未往來戶」之定義,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並於一個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對於打詐行動所做的風險控管,各銀行內規不一,若銀行在凍結前能夠提前通知客戶,更有助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較周延的作法。

 對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說明,金管會日前已經將警示帳戶觀察指標不合格的銀行名單是否公布的遊戲規則訂出來,但目的不在懲罰,主要是藉此激勵銀行改善,也希望銀行都不要被公布,而是盡快脫離名單。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