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31楊絡懸/台北報導

PCB廠布局泰越馬 2挑戰浮現

 全球供應鏈重組推動電路板製造版圖移動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已成PCB產業新興戰略據點。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泰、馬、越三國2024年PCB產值合計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比重10.8%,展現成長潛力。儘管當地政策利多持續推動產業發展,但仍同步面臨製造能量不足、技術人力短缺與美方對等關稅壓力等挑戰,恐影響區域供應鏈的擴張節奏與營運穩定性。

 TPCA指出,泰國近年在外資帶動下已逐步建立中高階硬板製造聚落,台資與陸資企業以擴產與升級為主軸,日系廠商則深耕高階車用市場,強調技術與品質。儘管泰國目前仍為PCB淨進口國,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但隨新產線陸續開出,未來泰國能否持續強化協作能力將成觀察重點。

 越南則憑藉電子代工(EMS)產業規模快速崛起,成為全球電子組裝重鎮。TPCA指出,儘管吸引三星等大廠深度布局,但上游PCB供應能量仍顯不足,導致進口依賴度高,以SEMCO為首的韓系供應鏈已於當地設立ABF載板產線並正式量產,台資、日資與陸資廠商亦陸續進駐,產品聚焦在中高階應用,惟電力供應與基礎設施仍為瓶頸。

 相較之下,馬來西亞長年深耕半導體封測產業,已具備完善的製造設備體系與出口協作網絡。TPCA指出,當地具備發展高階PCB與載板的條件,外資大廠如AT&S已投入AI伺服器與通訊設備相關應用的先進產能建設。

 至於關稅政策變動則成當前另一大挑戰。TPCA指出,自美國推動對等關稅以來,東南亞三國對美出口壓力驟升,越南已率先完成談判,調降部分商品稅率,惟針對第三地轉運仍加徵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泰國與馬來西亞潛在稅率分別高達36%與25%,雖調升將於8月上路,雙方仍有談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