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上周警告,若無法爭取到外部大客戶將考慮放棄14A製程研發,不僅讓英特爾前景再度亮紅燈,也在半導體產業掀起連鎖效應。分析師估計Lasertec及艾司摩爾兩大半導體設備商將受波及,台積電及三星電子可望受惠。
儘管英特爾表示仍將如期推進18A製程,並用以支援未來三代產品,但放棄下一代14A製程研發意味著英特爾可能走向「無晶圓廠(fabless)」的經營模式。
投資機構Bernstein分析,英特爾一旦退出先進製程開發,將對半導體設備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尤其是高度依賴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的設備供應商。Lasertec與艾司摩爾(ASML)首當其衝,前者約有28%營收來自英特爾,後者約有9%營收來自英特爾。
Bernstein分析師David Dai認為Lasertec衝擊尤其慘重,因為該公司待出貨訂單絕大多數來自英特爾,曝險程度估計達40%。另一方面,英特爾被視為高數值孔徑(High NA)EUV技術的領頭羊,一旦放棄下一代製程,恐將延後該技術的產業導入時程。
對晶圓代工業者而言,英特爾退出晶片製造反而對台積電及三星電子帶來重大利多,尤其台積電將成為頭號受惠者。Bernstein指出,三星先進製程雖然良率偏低,仍可能成為英特爾在先進邏輯製程上的策略替代選項。
英特爾退出晶片製造也將重組半導體材料供應鏈。以台積電唯一EUV光罩空白板供應商HOYA為例,若英特爾不再製造晶片,HOYA將有機會吃下對手AGC的市占率,未來市占率近乎百分百。Ibiden雖與英特爾業務關聯密切,但若英特爾持續投資先進封裝,預期影響有限。
分析師認為,英特爾之所以透露考慮放棄晶片製造的訊息,有可能是想向美國政府發出「求救訊號」,意圖爭取更多補助或政策支持。然而,這個訊息夾帶的變數也可能嚇跑英特爾潛在大客戶,連帶打擊公司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