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四家金控、二家銀行去年獲利表現亮眼,當中五家獲利創新高,反映在上繳國庫股利增加之上,合計公股四金二銀共上繳國庫現金股利72.66億元,但相較於財政部的預算數仍有段差距,達成率為85.34%。
公股金控、銀行穩定的股利政策,不僅受存股族青睞,每年也透過配息貢獻給國庫。兆豐金控、第一金控、華南金控、彰化銀行及臺灣企銀去年獲利均創高,據財政部編列預算書,原預計自公股四金二銀獲配現金股利合計達85.14億元,隨各家股利政策出爐,估算實際獲配現金股利72.66億元。
從各單位上繳國庫股利達成情形來看,以兆豐金105.42%最高;華南金、臺企銀也分別高達103.2%、100%;緊接在後的第一金、彰銀,分別為93.93%、90.95%。合庫金為70.01%。
兆豐金去年稅後純益347.6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35元居公股之冠,今年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1.6元,財政部持股約121.64萬張,預計將獲配現金股利19.46億元,較原本預計18.46億元多1億元。
觀察兆豐金近年上繳財政部股息,達成率幾乎都超過100%,2019年時達成率高達141.62%,2020年也有117.26%,儘管2021年、2022年受疫情影響,上繳國庫股利達成率仍各有9成、8成水準,疫情過後亦穩定回升。
合庫金去年全年稅後純益192.2億元,EPS為1.26元。財政部目前持有合庫金396.8萬張,原估算將獲配現金股利39.68億元,合庫金今年將分派盈餘每股1元,包括現金股利0.7元、股票股利0.3元,因此財政部實際獲配現金股利僅約27.78億元。
若以繳庫現金股利成長率來看,第一金、合庫金、兆豐金及華南金年增率分別約11%、7%、6%及3%,彰銀年減約9%,臺企銀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