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偏好投資美債,持有美國公債規模高達全球排名11大。一家壽險高層說,事實上,比起美國公債,許多公司更偏好信評等級佳的美元公司債,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美國財政部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台灣持有美債規模降至2,929億美元,較4月底減少59億美元,蟬聯全球持有美債第11大;但該項統計僅限美國公債、不含美元計價公司債,意即,國人看似減持美國公債,卻不代表捨棄美元資產,實際上可能轉投信用評級高、利率又更「甜」的美國公司債。
壽險業者說,相較於10年期美國公債目前殖利率約在4.33%,一檔2036年2月到期的蘋果美元公司債,殖利率約為4.5%、高於10年期美國公債;機構投資人若想持有長期債券作為穩當的收益來源,蘋果等知名企業發行的長期債券似乎比美國長期公債更優。
金融圈主管還說,先前市場屢屢傳出美債恐爆危機,實際上,美國債券市場的深度與廣度皆居全球之首、流動性也最佳;美國發行或保證的債券,尤以美國公債為國際資金借貸合約中最廣為接受的合格擔保品,且其合格擔保品地位,也不會因信用評等改變而受影響。
川普政策多變 公債波動大
況且到目前為止,美國經濟仍具韌性、政策利率相對較高,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於G7國家中僅次於英國、為次高水準;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確實導致美國公債市場波動加大,也讓債券投資人感到憂慮,但債券殖利率彈升,看在中長期投資人眼中,反而是伺機進場布局的最佳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