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30張珈睿/台北報導

匯損衝擊 聯詠、智原Q2蒙塵

image
新台幣強升影響,IC業者獲利普遍季減、年減。圖/美聯社
智原、聯詠2025年營收、獲利表現

 IC設計陸續揭露第二季財報,受新台幣強升影響,相關業者獲利普遍季減、年減。驅動IC聯詠(3034)合併營收略低於財測區間外,每股稅後純益(EPS)6.14元、為2021年以來最低水準;ASIC業者智原(3035)儘管第二季合併營收年增7成,然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1元。智原總經理王國雍指出,營運環境逆風不減,然上半年在ASIC委託設計的新案數量創下同期新高,伴隨AI擴張帶動多樣化的晶片需求,挹注長期營收動能。

 聯詠第2季合併營收261.52億元,季減3.5%、年增3.6%,毛利率36.6%,稅後純益達37.39億元,季減28.9%、年減30.6%,EPS 6.14元;累計上半年EPS 14.8元。法人指出,匯損為主要因素,另外大陸補貼政策急單消退,成長動能略有影響。

 智原受外在因素負面影響,第二季合併營收45.1億元,季減39%,毛利率24.2%,稅後純益0.3 億元;累計今年上半年EPS 1.43元。展望第三季,營收規模將呈現季減,主要受客戶量產專案拉貨告尾聲、先進封裝營收持續減少,不過毛利率將可望回到34至36%之水準。

 不過在IP(矽智財)、NRE(委託設計)將有望再創佳績,王國雍強調,在業務拓展的腳步並未放緩,由AI伺服器所帶動的商機需求龐大。智原憑藉轉投資CoAsia SEMI Korea,在關鍵戰略資源HBM記憶體供貨無虞。

 王國雍盤點智原優勢,SoC設計與封裝協同規劃的雙重價值,使其在AI晶片市場坐擁獨特地位。其中,今年上半年已成功取得多項封裝業務、並在第二季簽下首個3D封裝專案。

 供應鏈業者透露,3D封裝(Wafer-to-Wafer)是與聯電合作,由客戶提供Wafer、智原進行設計並協調後段作業,未來透過先進封裝服務,接觸更多客戶,以爭取未來提供SoC設計服務之機會。

 另一方面,智原深耕非大陸市場、進行區域策略調整,在歐美日等區域已取得先進製程設計案。王國雍表示,智原與晶圓廠及封裝廠皆保有緊密協作關係,並提供客戶全方位的封裝整合服務與供應鏈協調,助攻客戶降低成本、加速專案開發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