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大陸蓬勃發展,陸產品牌逐漸擊退外資與合資品牌長期把控市場的局面。日本車企三菱汽車(Mitsubishi)近日宣布,結束在大陸生產引擎,未來三菱計畫將重心放在東南亞市場,強化該地區的生產。這項決策,除正式宣告三菱完全退出大陸市場,也象徵著大陸汽車產業過去「以市場換技術」時代的終結。
綜合陸媒報導,三菱1997年與中國航天汽車等企業,在遼寧瀋陽設立合資公司「瀋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引擎)製造」,為三菱及大陸車企提供引擎產品。但三菱近日宣布,已解除與大陸合作夥伴的合資關係,正式退出在大陸的引擎生產業務。
該公司表示,為了應對大陸汽車產業的快速轉型,三菱汽車重新評估在大陸的策略後,決定終止對合資公司的參與。報導指出,該策略有跡可循,查閱工商資訊,瀋陽航太三菱7月初時,已更名為瀋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賽苜蓿科技接替三菱汽車的席位,持有該股斯49%的股權。
回溯三菱汽車逐步退出在大陸的合資業務行動,2021年三菱汽車退出兩家合資公司:東安三菱、東南(福建)汽車的股東行列。2023年,三菱汽車退出與廣汽集團合資的廣汽三菱。
當時三菱表示,過去2~3年大陸汽車產業面臨快速變化,尤其電動車的轉型速度超出原有預期,消費者在品牌和細分市場選擇方面也發生重大變化。儘管在2022年12月,廣汽三菱推新車試圖挽回銷售,但計畫未能實現。
2023年3月起,廣汽三菱因庫存調整停工,最終決定終止在大陸生產三菱品牌汽車,並將所持廣汽三菱股份轉讓給廣汽集團,由廣汽埃安接管廣汽三菱生產廠,至此三菱退出在大陸的整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