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環境不確定性升高,人民幣資產成為投資者重要標的之一,越來越多非中國機構選擇發行熊貓債。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境外機構發行熊貓債規模較上年同期大增161%。此外,截至7月28日,熊貓債已累計發行超過600檔,發行機構超過90家,歷史累計發行量突破人民幣(下同)1兆元。
證券日報29日報導,摩根士丹利日前在中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20億元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期限5年,發行利率1.98%,成為首檔由總部位於美國的公司發行的熊貓債。
報導指出,大摩本次發行吸引了多元投資者踴躍認購,為銀行間市場投資者提供優質配置資產,有助中國擴大債券市場高水平開放。報導稱,越來越多海外主體發行熊貓債,7月份以來,已有匈牙利、寶馬中國、亞投行等多家機構發行。
據交易商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協會共完成1,535億元熊貓債註冊,年增165%,發行規模844億元,其中,外國政府類機構和國際開發機構發行235億元,年增161%,國際開發機構、跨國企業熊貓債發行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23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全球不確定性提升的環境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且人民幣融資環境較寬鬆,成為國際投資者多元化配置的重要選項。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政策推動熊貓債市場制度更加健全,且熊貓債融資成本相對更低,也使境外機構更願意發行。
明明表示,以熊貓債為代表的人民幣國際融資規模位居全球第二,顯示全球資本對人民幣資產的高度認可。熊貓債持續發展有助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融資、儲備與支付中的使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