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本周將迎來重大的法律考驗,因為聯邦上訴法院將就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否合法進行口頭辯論。不過法律人士認為,無論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結果為何,該案最終都將提交美國最高法院進行審理。鑒於當前美國最高法院的保守勢力居於上風,預料將有利川普的關稅政策持續推行。
一起針對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行關稅的官司,7月31日將在聯邦上訴法院進行口頭辯論。IEEPA是一項美國聯邦法律,賦予總統在面臨國家緊急威脅時,得以規範國際貿易、調整進口政策,甚至徵收關稅。
川普政府就是根據IEEPA,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等國實施與芬太尼有關的高額關稅。結果美國國際貿易法院5月底裁定,川普依IEEPA 徵收關稅的行為已經超越法定權限,因此宣告這些關稅無效。但隨後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暫緩執行裁決,使得川普的關稅政策在法庭審理期間依然有效。
鑒於過去一周,日本與歐盟先後宣布將向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以換取後者降低關稅稅率。這也使得本周的口頭辯論格外引發矚目,一旦裁決結果對川普關稅政府不利,恐讓美國對日本與歐盟的貿易協議再度生變。
Sidley Austin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全球貿易業務主管莫菲(Ted Murphy)認為,川普關稅政策的確存在風險,因為IEEPA在以往歷史中,沒有見過被應用在徵收關稅目的上,而且還被廣泛的應用,這中間存在著許多疑問。
儘管如此,法界人士認為,無論聯邦上訴法院的最終判決結果是什麼,該案最終將會提交到美國最高法院審理。在當前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就有6名,其中3位還是川普任命,保守勢力占了上風,應有利川普的關稅政策持續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