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9邱莉玲/台北報導

美高關稅 引爆海運三大變局

預期全球貨運量將出現大挪移,海運業看好關稅談判打開多國市場

image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進入倒數,海運界預估迎來三大變局。圖/美聯社
美國關稅引爆海運三變局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進入倒數,海運界預估迎來三大變局,一是高關稅將減少全球進口到美國的貨運量;二是美國挾關稅談判打開多國市場,美國出口貨運量未來將增加;三是亞洲製造將增闢新市場,到非美國的貨運量有較大增長空間。

反映在貨櫃運價走勢,台驊控股公司總經理顏益財等海運人士估,美國航線運價疲軟,但是非美航線運價將不易下跌,反有上漲空間,比如歐洲、非洲等航線。

 據多家貨代業者報價,目前美西線每40呎櫃運價約1,700美元~1,900美元,逼近聯盟船成本線;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約3,200美元~3,400美元;歐洲線每40呎櫃運價約2,900美元~3,400美元。

對照上海航交所出口運價指數SCFI在25日報價,目前每20呎櫃運價最高的是到南美線(桑托斯)約5,188美元、到西非線(拉各斯)約4,273美元。

其中非洲線躍居海運運力加碼配置的熱點,吸引貨櫃船與散裝船湧入,根據Linerlytica數據,在海運一哥地中海航運(MSC)帶頭將2.4萬TEU大船部署在遠東-西非航線下,截至7月亞洲-非洲航線在過去12個月已吸收全球貨櫃淨新增運力約57萬TEU、占23%。

貨代業者稱,中國宣布將對53個非洲邦交國實施零關稅,將促進雙方商品貿易、市場准入;另據法人報告,西非在全球海岬型散裝大船貨運量占比從三年前的6%攀升至14%,主要受惠幾內亞鋁土礦爆發式成長。

 關稅重塑海運格局,亞洲製造分散出口已是進行式。法人稱,目前美國整體關稅水位達到1930年代以來最高,為今年初川普上任時大約6倍,陽明、萬海、台驊等海運界直言,接下來要關心的是最終關稅協議實質增幅對進口物價及經濟的影響。

海運界也看好美國透過關稅談判打開多國市場,有利改善亞洲-美國航線雙向貨載不平衡的現象,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表示,美國出口主要有廢紙、廢鐵、廢料等三廢,主要運往東南亞,未來貨櫃船比較看好美國牛肉、生鮮等高運價的冷藏貨,穀物出口則有益散裝船,石油、LNG專用船也被看好。

 他表示,關稅會拉高物價,但美國進口商會設法尋找便宜的貨,美國政府也會透過降低油價與減稅等方式減輕民眾負擔,預估明年美國進口櫃量有望恢復正常出貨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