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8文/陳嫣蔚

全人照護健康促進研討會 推廣ICOPE

聚焦老人常見症狀,結合營養科學與整體長照功能評估,實現高齡患者健康整合照護

image
2025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於生理功能營養調理暨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學術研討會7月27日盛大舉行。圖/業者提供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強化老人與特殊族群的營養健康支持策略,「2025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於生理功能營養調理暨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學術研討會」於114年7月27日上午假中山醫學大學舉行,由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與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共同主辦,並串聯多個醫學學會跨界合作,積極推動全人照護與老人營養調理的臨床應用。

 以輔助醫學視角切入,該研討會結合老人營養科學與整體長照功能評估,特別聚焦於老人常見的骨質疏鬆、關節退化與肌少症等議題,並延伸至「食力+肌力」的實務應用策略,深化民眾與專業人士對於ICOPE(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整合性功能評估模型的認識、推動落實。

 當天出席貴賓包括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陳韜名、台中市議會議員林祈烽、中山醫學大學執行董事周英香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西結合研究所張恆鴻所長、長庚醫院中醫部部長黃澤宏醫師、慈濟醫院復健科部長蔡森蔚醫師。陳韜名表示,醫學應更多元、有效,協助醫師掌握更多治療手段,他感謝各界支持此次活動,並強調將持續引進並實證國內外優良療法,推動輔助營養療法合法應用於臨床,實踐醫學整合的核心目標。

 此外,全口照護營養介入中山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陳俊呈教授也指出,醫療需由「治療導向」轉向「全人照護」,口腔健康關乎營養與功能,深影響長者生活與心理,論壇聚焦營養、生理調理與中西整合,盼促進實證健康模式,為醫療注入創新動能。

 研討會第一場專題講座主題「輔助生理功能營養調理--骨鬆、肌少、關節炎:超高齡社會的必要課題」由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醫師黃贊文分享,他指出,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為長者常見問題,尤以膝關節疼痛與肌少症影響最大,退化性關節炎多與年齡、體重、肌力不足及過度勞動相關,應以早期運動訓練與肌肉強化為預防核心,搭配營養補充與保守治療。黃醫師亦呼籲重視術前營養與骨質密度檢查,推動中西醫整合照護,從營養、復健、手術到中醫支持,實現高齡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達成「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的目標。

 第二場講座聚焦於「輔助生理功能性營養調理老人營養與特殊族群『食力+肌力』實務」,由慈濟醫院復健科陳佳菁醫師主講,她強調,面對肌少症、骨質疏鬆與神經退化等高齡健康議題,應從「精準運動處方」與「營養補充」雙軌介入,單靠日常快走、伸展難以達成訓練目標,應依據個人體能與健康狀況,設計適當的重量訓練與營養攝取計畫,才能真正逆轉老化曲線。陳醫師亦提及,長者若無法從日常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鈣與維生素D,建議可搭配含UC-II膠原蛋白、白胺酸等輔助營養療法,作為訓練後的有力支援。兩場專題講座後皆開放Q&A交流時間,與會者踴躍提問,展現對議題高度關注。研討會強調整合醫療、老人營養與長照協同,盼推動ICOPE評估模式於照護場域,促進健康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