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藥廠也迎頭趕上失智症檢測和新藥開發,其中主打神經退化性疾病精準診斷的新旭生醫(APN LifeSciences),獲得雅詩蘭黛家族創立的「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基金會(ADDF)」策略性投資,其正子造影顯影劑「18F-APN-1607 (Florzolotau[18FJ])」可追蹤腦部Tau蛋白病變,以精準診斷阿茲海默症及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等Tau蛋白相關的疾病,該產品已在全球收案超過4,000例,建立大規模臨床影像資料庫,並啟動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包括美國阿茲海默症臨床二期以及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孤兒藥與快速通道認定(Orphan Drug and Fast Track Designations)」之PSP行動障礙診斷臨床三期。
此外,新旭在建立廣大院內市場外,同時也在布署小體積、類似於牙科治療椅的「輕量型腦部專用PET掃描儀」,將大大提升在社區與偏鄉環境中的檢測便利性,使普遍篩檢失智症成為可能;新旭相關企業也正在同步開發具有穿透血腦屏障能力的小分子Tau蛋白降解治療藥物以及蛋白質抗體藥物。
新旭創辦人張明奎表示,新旭集團長期專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斷與治療,他指出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包含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如布魯斯威利斯所罹患)、路易體失智症(如羅賓威廉斯所罹患)等多種亞型,唯有透過不同影像觀察異常蛋白在腦內的分布,才能做到準確鑑別。
Tau蛋白是早期診斷的黃金標準,相較於類澱粉蛋白,Tau蛋白沉積的出現與神經損傷、病情惡化高度相關,是評估是否啟動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記,同時Tau蛋白沉積可做為治療預後的重要指標。
張明奎強調,隨著失智症診斷技術的突破,Tau蛋白的沉積造影將成為此類疾病的「黃金標準」,而未來仍須結合如人工智慧、基因組學等跨領域知識,為每個患者打造從診斷到治療的客製化精準醫療模式。
新旭集團是歷經十年、投入逾1億美元,才成功建立完整的研發平台,其中第一個產品以Tau蛋白為標的之正子造影影像劑APN-1607獲得逾70篇國際期刊論文肯定,並且正於多國進行藥證申請,同時建立腦健康管理平台,為商品化與普及化診查努力。新旭也正與美國Biogen、美國Abbvie及歐洲Lundbeck等國際藥廠共同開發新一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