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大罷免落幕後,國內匯市本周將進入月底,為出口商拋匯旺季,新台幣匯率是否重燃升勢,挑動中央銀行敏感神經。總經專家分析,近期有三大重要變數將影響匯市,包括8月1日的對等關稅結果揭曉、「232條款」國安調查及半導體關稅結果,和聯準會利率會議與主席鮑爾出席全球央行年會時的談話內容。
總經專家說,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與「232條款」結果不如預期,可能促使國內股匯市同步下挫,否則,新台幣匯率仍有升值壓力,預估短期內,央行仍將致力鎮守29元整數大關。
此外,大罷免落幕,國會維持「朝小野大」格局,後續變化仍待觀察,新台幣匯率近期走勢,仍受對等關稅政策結論牽動,若最終揭曉,美國對台灣課徵超出20%的對等關稅,將導致國內股匯市溜滑梯,新台幣匯率自然易貶難升。
其次是「232條款」,特別是美國可能對台灣半導體課徵關稅,一旦實施,我國出口產業將受衝擊。
隨關稅進入攤牌階段,專家認為,美國聯準會7月底的利率決策難有變化,預料仍會按兵不動,8月下旬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傑克森洞會議),被視為鮑爾最可能釋出利率政策風向球的關鍵時刻。
匯銀主管說,時序進入7月底,為出口商傳統拋匯旺季,匯市仍暗潮洶湧,儘管上市櫃企業發放股利後,外資可能匯出股利,進而提振買匯需求,中央銀行仍不敢大意、維持備戰狀態,每日緊盯出口商的拋匯情況,除非是台積電一類的超大型科技公司,否則一般出口商每天仍限定不得拋匯超過十支(1支為100萬美元),未雨綢繆、慎防新台幣匯率升勢再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