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7陳碧芬、巫其倫/台北報導

產學解讀罷免結果 台美關稅談判齊力突圍

image
第一批罷免投票落幕,學者專家認為,即將揭曉的台美關稅談判結果,以及8月23日第二波罷免,將最後論定現階段的朝野政治局勢。圖/本報資料照片

 第一批罷免投票落幕,學者專家認為,即將揭曉的台美關稅談判結果,以及8月23日第二波罷免,將最後論定現階段的朝野政治局勢,市場預估台北金融市場周一股匯平穩開盤。

 政大金融系兼任教授李桐豪表示,24位列入罷免的立委都安全過關,代表民眾對立法院目前結構的認同,也表示態度上一直與立法院對立的行政院,應該要重新學會協調,可以想想陳水扁時代的作法。他認為,這項溝通的重責在行政院秘書長,而不是普遍府院經驗不足的部會首長。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則認為,台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期,民眾其實不僅在等待稅率,還更想知道雙方談判的內容,若是行政院團隊能講的更透明,在大罷免大失敗後,至少能因川普宣布結果對台有利而換來更大的底氣。

 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認為,台美對等關稅結果不管稅率為何,未來可能保有繼續談的空間,但台灣的關鍵在半導體232條款。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政府較好的做法,應是先向社會大眾清楚說明,關稅談判將有得有失;市場也愈來愈聰明,都注意關稅談判影響,個別產業關稅更是重點,尤其半導體關稅將牽動我國經濟命脈,半導體關稅結果才是影響市場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