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5張漢驊/綜合報導

關稅戰未拉近中歐距離

 中歐峰會24日在北京舉行,外界原先預期美國對盟友加徵關稅,可能促使歐盟更靠向中國,但分析人士指出,雙方在稀土、電動車補貼、俄烏戰爭等議題上歧見擴大,川普發動的關稅戰並未拉近中歐距離。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2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並與國務院總理李強共同主持中歐峰會。峰會期間雙方就稀土出口、貿易失衡及地緣政治議題進行討論。

 中歐當前貿易爭端焦點之一,是中國對稀土磁鐵出口實施許可管制。稀土磁鐵為風力發電與高科技設備關鍵原料,歐盟九成以上進口來自中國。今年4月中國實施出口管制後,歐盟進口量驟減八成,引發供應鏈安全疑慮。中國電動車與電池大量傾銷歐洲市場,也成為雙邊摩擦根源。

 儘管中歐同時面對美方提高關稅威脅,美國最快將於8月1日對歐洲產品加徵關稅,中美貿易休戰也將於8月12日屆滿,然而專家指出,歐盟並未因美方施壓而向中方示好。

 BBC中文網報導,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于潔分析,中歐目前競爭激烈,雙方缺乏政策彈性,不具談判「休兵」條件。

 此外,歐方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暗助俄羅斯表達不滿。范德賴恩近日強調,中方對俄的支持助長戰爭經濟,已衝擊歐洲安全。中國則重申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一貫,主張和平談判。

 整體而言,雙方雖強調合作與對話,但中歐在地緣政治與經貿政策上的矛盾,短期內難以化解。川普關稅並未讓中歐走得更近,反映出全球政經格局下,中歐關係面臨的結構性挑戰日益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