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5陳昱光、楊淨淳/台北報導

台積電量縮 落後集團股補漲

image
資金轉進落後集團股鴻海、華碩、廣達等,為台股維繫多頭動能。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積電量縮 落後集團股補漲

 關稅大限將至,台灣稅率尚未揭曉,台股24日成交量縮減至3,407億元為近三日最低,護國神山台積電雖以平盤1,145元作收,但成交量也受到影響,相較於前一日對半砍到1.6萬張,為去年12月27日以來最低量,資金也因此由台積電釋出至落後集團股鴻海、華碩、廣達等,為台股持續維繫多頭動能。

值得留意的是,從外資持續買超台股的動作來看,24日買超101.52億元雖不多,但統計外資自4月23日明顯偏多以來至今強補台股5,706億元,有機會上演外資軋空手。

 再觀察外資24日買超台股101.53億元,主要賣超台新金33.46億元,轉進回補鴻海、華碩、廣達等大型集團股,支撐台股加權指數終場上漲55點收23,373點,對台指期淨空單則小增89口至47,930口。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表示,美道瓊指數距離歷史高點僅剩不到百點,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皆已改寫新高,費半雖尚未創高,但自4月低點以來已反彈71.4%,台股表現相對弱勢,預料在關稅底定後,將有補漲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24日收平盤1,145元,但單日成交量僅1.5萬張,不僅創了去年底以來成交最低量,且大幅低於4萬張的年均成交量。

 綜合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傑、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等專家看法,台積電成交量縮減主要基於三大原因:一、台股短線已大幅攀升,追價意願不足因此造成量能縮減但也沒有賣壓的情況。

 二、資金近日外溢至其他族群,在AI概念股集體強勢勁揚之後,本周開始則輪到非電子族群與低位階族群也開始有所表現,在多頭格局仍未變的情況下,偏好高價股的資金也流向股本相對較低之個股。三、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持續卡關未揭曉,而8月1日大限將於下周到期,觀望氣氛濃厚。

 凱基投顧分析,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尚未出爐,雖然對投資人情緒造成干擾,量能持續萎縮。但就技術面觀察,大盤重返5日線,顯示盤勢再度轉由短多掌控,短線仍有機會續攻,突破波段高點23,486點後,波段有望挑戰23,800~24,000點,AI族群仍為盤面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