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府收緊關鍵礦物出口管制,不僅稀土金屬受到影響,大陸海關總署20日公布數據更顯示,銻和鍺在今年6月份的出口量分別較1月驟減88%和95%。在中美貿易戰休兵期間,中國嚴加打擊關鍵礦物出口的走私和轉運行動,鞏固下一輪談判籌碼。
路透22日報導,中美經過日內瓦破冰會談和倫敦會談達成「框架協議」後,雙邊緊張關係有所降溫,中國鬆綁稀土出口,帶動6月份稀土出口量大幅反彈,而鍺和銻的出口量則跌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準。
鍺和銻的出口量暴跌之際,大陸政府還大力打擊關鍵礦產出口管制規避行為。稍早傳出,泰國和墨西哥向美國出口數量異常龐大的銻,這是由至少一家中國公司進行的轉運行為。中國對泰國的銻出口在4月創下歷史新高後,已暴跌90%,自4月以來,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為零。
據統計,自2023年7月中國開始實施出口限制以來,高純鍺的現貨市場價格已上漲倍餘;銻的價格則較2024年5月上漲近4倍。
中國同時是稀土金屬以及銻、鍺等礦物元素的最大開採國和精煉加工國,其中,銻和鍺分別於2023年和2024年被列入中國出口管制名單。隨後,面對美國祭出晶片出口禁令,中國於2024年12月反擊,禁止向美國出口銻和鍺,稀土相關7種元素也於2024年4月被列入管制名單,衝擊歐美汽車、軍工等廣泛產業鏈。
另據印度媒體The Economic Times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由於中國限制稀土金屬出口導致鏑短缺,影響在印度生產的蘋果AirPods產線。據傳代工廠正設法用現有的稀土和鏑,盡量延長產品生產周期,等到新一批原料到貨,同時尋求特倫甘納邦政府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