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匯金融科技最新報告揭示全台學生借貸情形,統計平台自2018年9月起至今年5月底的數據顯示,全台大學生累計借款金額突破13.8億元,專家表示,有別於以往對借貸的傳統觀念,現今年輕人在資金運用上更趨靈活多元,且AI無接觸借貸趨勢崛起,借貸已成為財務規劃一環。
聯徵中心針對留學生與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就學貸款統計也顯示,過去十年間學生貸款規模縮水,籌措方式正悄然轉變。
普匯金融科技公布的《全台大學生借貸報告》,涵蓋169所大專校院、共1,597個科系,總借款金額以臺灣大學最高,總額約7,101萬元;排名第二、第三分別是高雄科技大學約5,323萬元及成功大學約4,898萬元,皆占整體借款約4%左右。
申請借款筆數最多的大學,依序為淡江大學4,545件、文化大學4,375件、高科大4,047件。普匯金融科技指出,從學系分布來看,借款學生以工科、設計與商管學系為主,顯示與課業、實習、創業或進修有高度關聯。
現任AI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普匯金融科技執行長姚木川表示,有別於傳統觀念,現在學生借貸更像是理財策略的一環,搭配打工收入、助學貸款或創業資金使用。調查中有超過七成學生有打工收入,其中不少人會利用借款作為學費補充、生活費預支或短期創業資金調度,學生借貸本質應被正確認識,藉由數位智能化平台,讓年輕人在資金運用上更靈活自主,尤其AI無接觸借貸成趨勢,大幅降低借貸門檻。
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今年4月個人學貸總人數約70.8萬人、總金額約1,391億元、平均金額約19.7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年減2%~5%。若拉長時間軸與十年前同期相比,2015年同期學貸總人數約89.8萬人、總金額約1,896億元、個人學貸平均金額約21.1萬元,10年間減少各達21.1%、26.6%、6.6%,即整體學貸持續呈現人數減、金額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