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3黃有容/台北報導

電子需求旺 美、中接單主力產品

image
台美關稅未宣布前,有九大類行業上半年營收成長先賺1成,最直接相關的電腦及週邊設備類股營收成長達38.82%,表現最強,成長率還超過半導體類股的25.46%。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統計處22日公布的統計顯示,6月外銷訂單前兩大接單地區仍然為美國與中國大陸,美國訂單持續增加,且資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年增幅度皆高,主因AI商機帶動;至於中國大陸部分,則受惠於電子產品IC設計的需求湧現,電子產品訂單仍在成長。

 統計處表示,美國6月訂單199.4億美元,較上月減5.5%,較上年同月增34.8%,以資訊通信年增53.1%較多,電子產品增39.9%次之。累計上半年1,119.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8.9%。

 統計處處長黃偉傑表示,美國訂單持續增加,和AI商機帶動有關,主要外銷產品集中在AI上游的晶圓代工,以及下游的伺服器上。與此同時,美國本地相關投資也在增加,帶動了量測等設備訂單的擴大。具體而言,支撐美國訂單的產品,包括晶圓代工、IC製造、伺服器、半導體設備、量測設備等。

 至於中國大陸及香港方面,6月訂單金額117.9億美元,較上月增12.7%,較上年同月增15%,以電子產品年增31.7%較多。累計上半年628.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6%。

 黃偉傑分析,中國大陸訂單的各類產品,只有電子產品呈現正成長,其他大部分呈現下滑,主要因為大部分的傳統產業,在大陸本地供給量已經太多了,所以不會再對外下訂單,傳統外銷到大陸的部分,都還是負成長。有較大成長的產品為電子產品中的IC設計,因為大陸產製的手機,其晶片設計部分來自於台灣廠商。

 黃偉傑進一步表示,美中貿易紛爭目前看似平靜,尚未看到明顯的變化,而較正面的消息是中國大陸本身也針對供給過剩改進,包括要求基本金屬供給減少等,如供給量降下來,會減少外溢到國際間,對全世界來說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