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3侯冠州/台北報導

機器人之眼 光學族群新戰場

image
光學族群機器人布局整理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22日成立,全力搶攻機器人商機,而光學鏡頭、相機模組等肩負機器人之眼的角色,成為光學族群營運成長動能的新戰場,大立光、亞光、玉晶光、佳能、邑錡等紛紛布局,後市營運喊衝。

 根據DIGITIMES調查指出,人形機器人2025年占全球機器人市場約0.2%,2030年有望擴增至2%,而隨AI技術快速成熟與人力短缺加劇,人形機器人正成為全球產業鏈下一階段競逐制高點。

 法人表示,人形機器人近期出現數筆大型商業訂單,如優必選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的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預期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訂單和應用案例公布,應用場景有望拓展至商業服務、餐飲和接待等場景。

 法人說明,隨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愈加多元,對光學鏡頭需求相較傳統機器視覺明顯提升。據研究機構IDTechEx預估,機器人感測應用元件,涵蓋光達、攝影機、慣性感測器(IMU)等,未來十年產值將成長20倍至近百億美元,光學業紛紛搶進新藍海。

 大立光已向客戶送樣人形機器人的機器視覺模組產品,並驗證通過,主要是5P(5片塑膠鏡片)方案,且不只一間客戶,預計下半年會以模組出貨;同時工業手臂鏡頭開發案也正進行中,但還沒有量產。

 佳能今年在機器視覺布局方面新增兩個項目,分別是紅外線IR全彩大角度的影像模組,及主動式雙目的Stereo 3D影像模組;在機器人方面也有新斬獲,如日前能率集團宣布,與旗下公司攜手投資Mantis Robotics,佳能接獲Mantis Robotics的近接感測器訂單,初期約300套。

 亞光機器人相關產品目前多是小量試產出貨,同時也有與LGIT合作發展機器人視覺模組。邑錡則透露已與合作夥伴投入機器視覺AI相關開發,第四季有機會看到營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