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並衝擊全球經貿,電子產業面臨供應鏈重構壓力;為此,台灣聲學廠如東科-KY(5225)、美律(2439)、安普新(6743)、亞弘電(6201)及錩新(2415)等業者持續深化東南亞製造能量,以降低關稅壁壘影響、確保供應穩定。
為了因應地緣政治風險,東科-KY持續強化第三地海外產能布局,以降低關稅壁壘及地緣政治影響,目前越南廠占集團過半營收,已超越大陸廠成為最重要生產基地;公司表示,隨越南對等關稅20%明朗後,不論馬來西亞關稅為何,仍將立即啟動越南二廠擴建與馬來西亞廠新建。
東科-KY說明,鑑於大陸廠完善之供應鏈及較強開發能力的優勢,公司會將較複雜及高階產品留在大陸廠生產,而單一及簡單產品會在越南生產,兩地互補、因地制宜、各取所需;而川普2.0時代再臨,貿易戰再起,因短鏈及供應鏈韌性需要,雖然不會直接受到關稅影響,仍需要配合品牌客戶需要,找其他國家/地區設立生產基地因應。
美律泰國二廠進度順利,預計第四季投入生產,將提升海外產能與提高當地供應鏈比重;目前大陸產能約是7成,大陸以外產能約3成,但年底泰國新廠加入後,大陸產能約降至6成,大陸以外產能升至4成。
美律指出,為了因應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中美貿易衝突加劇,將加速提升大陸境外生產的比重,而泰國廠具備TWS高階耳機生產能力,同時也會持續進行China for China工廠等策略。至於是否會到美國設廠,還是要等到關稅政策明朗化,並且沒有反覆變動才會有結論,畢竟設廠還是要考量市場在哪、成本、整體供應鏈及管理等問題。
安普新先前則透露,越南廠生產比例已由2023年的77%提升至90%,且目前耳機成品均已移轉至越南生產,而東莞廠生產比例則從15%降至7%,僅保留模具開發等業務,昆山廠則從7%降至3%,未來會逐步縮減東莞廠規模,預期集團產能利用率將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