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客戶提前拉貨,瑞儀(6176)第二季合併營收達125.65億元,季增4.46%、年成長5.16%。今年大客戶新機比較少,量產時間點又落在今年底,今年營運保守看待。
瑞儀5、6月訂單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客戶第三季訂單提前拉貨,總計第二季合併營收達125.65億元,季增4.46%、年成長5.16%,新台幣升值之下,對於獲利也有所影響。
瑞儀表示,客戶提前拉貨,但是仍然擔心關稅、通膨對於消費力的影響,訂單增加的效益不那麼顯著,第三季營運保守看待。
全年來看,主要客戶今年新機種比較少,而且這些新機預料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量產,包括家用產品、和MacBook新機等等。預估今年上下半年的比重是少見的55:45,全年營收預估會是個位數的下滑幅度。不過在關稅衝擊之下,客戶更重視價格,在LCD新機種有更多討論,公司也有信心,在LCD應用這一塊還有很長的生意。
瑞儀自2023年啟動「雙引擎」轉型策略,持續強化背光模組製造,同時透過策略性投資打造次世代超穎光學元件自製能力。新董事長王昱超接班以來更是連續三年每年都有跨國併購案,在接連收購芬蘭Nanocomp與丹麥NIL Technology後,瑞儀建構了橫跨微米級到奈米級的光學製造平台,並於2025年實現超穎透鏡量產。
高階光學膠體在超穎製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今年6月又宣布芬蘭高階光學材料製造商Inkron Oy(Inkron)收購案,提升奈米壓印製造工藝,預定在8月中完成交割。
瑞儀旗下的丹麥子公司NIL Technology,於第一季收到超穎透鏡訂單並開始量產出貨,用於工業用機器人3D感測等應用。
另外還有來自消費性電子產品、機器人、車用與生醫等客戶與瑞儀積極接洽中。檳城的超穎透鏡新廠規劃在今年第三季量產,將是未來重要的生產基地,高雄廠蓋好後可以接棒支援更多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