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17文/陳宥學

颱風衝擊光電業 三路並進穩綠能發展

丹娜絲颱風挾帶強風豪雨襲擊全台,不僅農漁業損失慘重,光電產業也首當其衝,根據各地方政府與業界初步調查,部分地區的大型地面型光電場與屋頂型光電系統因強風掀毀、結構變形與積水短路而嚴重受創,業者估計受影響的光電設備面積達數百公頃,直接經濟損失恐以數十億元計。

這次的颱風不僅摧毀模組,更讓支撐結構和線路嚴重受損,許多廠商需要大規模重建,短期內發電量將大幅下降。部分地區的光電系統還面臨電網中斷問題,修復時間恐長達數月,對現有的電力供應及投資報酬率造成沉重打擊。

對業者而言,更大的隱憂是保險理賠與未來投資風險的升高,業界普遍表示,許多光電專案雖有投保,但颱風屬於「天災不可抗力」項目,理賠金額往往不足以涵蓋全部損失。而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增加,使投資人對未來光電專案的財務風險愈發謹慎,恐進一步影響國內綠能擴建計畫的進度。

面對挑戰,專家建議業者應加速強化設備結構安全與風險管理,未來光電廠應參考日本、歐洲等國的防颱設計規範,提高模組支架強度、導入智慧監控系統並完善排水設計,才能減少天災對發電效能與設備壽命的衝擊。此外,政府也應檢討保險與補助機制,協助業者分擔極端氣候下的營運風險,確保綠能轉型進程不受重大挫折。

業界普遍認為,丹娜絲颱風的教訓再度提醒光電業,唯有在工程安全、財務風控及政策支持三方面同步精進,台灣綠能發展的腳步才能在極端氣候挑戰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