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今年最受矚目的產業之一,也在港股掀起一波搶上市熱潮。初步統計,上半年就有12家相關企業陸續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書,但大多還未實現盈利。分析指出,這12家企業中,新創企業希望借助港股的融資低門檻求生,部分已在A股上市的成熟企業,則希望藉由「A+H」雙平台活絡資金流通。
21經濟網報導,12家企業中,包括樂動機器人、臥安機器人、斯坦德、仙宮智能等新興企業,也不乏石頭科技、埃斯頓、兆威機電等已登陸A股的公司。
不過,虧損目前在機器人產業中是常態,尤其是人形機器人還處於尋找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的階段,也還未能實現大規模量產。目前,港股已上市的兩家機器人企業:優必選及越疆科技,一直到2024年仍未盈利。
2023年12月,優必選於港交所上市,當年淨虧損人民幣(下同)12.65億元,為連續4年虧損。去年,優必選營收13.05億元,淨虧損11.6億元。越疆科技則比優必選晚1年上市,2024年營收3.74億元,淨虧損9,536.3萬元。此外,上述12家機器人企業中,有10家虧損。
展望機器人產業發展,指標企業宇樹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王興興15日表示,通用人形機械人必將成為未來整個科技發展的主流路線,預計未來3~5年,人形機械人在各行業應用會愈來愈快。
王興興表示,中國有深厚的生產製造和硬體功底,美國則有較好的人工智慧軟體生態,各有優勢,值得推動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