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自3.3%下調至2.8%,創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低水準,通膨方面預估從4.2%小幅上修至4.3%,面對大環境趨於保守看待。投信法人建議,投資布局可透過多元配置,以達到降低波動風險。
合庫入息優化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馨世認為,標準普爾500指數未來一年本益比有望維持在21倍水準,市場已開始消化政策面可能轉向更友善的訊號,包括基礎建設擴張、減稅政策、監管鬆綁與利率下調等。歐洲與日本股市在估值面更具吸引力,有望提供具潛力的投資機會,雖然股市波動性較高,但若與高評級債券搭配配置,透過多元資產組合達到風險分散效果,將有助於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穩健性,從長期角度觀察,股票與高評等債券於不同市場環境中表現具低相關性,有助於強化資產配置效率。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暨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陶德.布萊頓指出,目前股市、債市及利率風險平衡,聯準會貨幣政策還有不確定性,不過經濟至少可避免衰退且企業仍有能力創造獲利成長。儘管關稅造成的影響還待觀察,但各產業中的領導者將最有能力能因應關稅變化作調整。
台新收益領航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建議第三季資產配置採股優於債的策略,以股票型基金配置60%,債券型基金配置40%的方式,建構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產業方面,科技與循環股仍為成長性較佳選擇,股市區域方面,建議美股與亞股與歐股同步並進,掌握輪動行情;債券以公債為主,投資等級債為輔,增強防禦力。
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薛博升分析,隨市場消化對於關稅不確定性的擔憂,隨TACO交易出現,代表市場已適應川普喊話衝擊,預期將重回基本面價值投資。建議透過多重資產基金布局股、債、ETF與貨幣部位的調整,建立具備收益性、抗波動與匯率平衡的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