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2454)6月合併營收564.34億元,不受匯損、提前拉貨趨緩等干擾,呈年、月雙增,創2022年9月以來新高紀錄;在旗艦級手機晶片出貨暢旺等利多加持下,第二季財測區間順利達標。世芯-KY(3661)6月合併營收受去年高基期影響,年減幅近4成,不過法人看好營運漸入佳境,大客戶第三代訓練晶片有望開始貢獻NRE(委託設計)營收。
法人指出,在AI算力需求熱潮推升下,ASIC將是CSP大廠積極切入的主軸,聯發科、世芯都是市場佼佼者。
聯發科6月合併營收564.34億元,月增24.9%、年增31%;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3,036.8億元,年增16.5%。第二季營收1,503.65億元,季減1.9%、年增12.67%,介於1,472億至1,594億元之財測區間、順利達標。
令市場感到驚艷的是無畏新台幣強升及消費性電子不確定性影響,整體營收規模逆勢走高。法人推測,與輝達合作開發之AI晶片「GB10」進入量產階段,聯發科營收大進補;未來還有ASIC等業務推升營運,供應鏈透露,Google TPU將於9月中Tape-out(設計定案),為聯發科明年成長引擎之一。
世芯-KY 6月合併營收31億元,月增6.5%、年減41%,前六月累計合併營收196.27億元,衰退18.5%。去年由於ASIC客戶進入量產階段、墊高基期,今年受迭代空窗期影響,減幅較為顯著;不過外界看好高效能運算及AI需求持續強勁,最先進製程的ASIC仍為市場所渴求。
ASIC需求續增,半導體業者分析,隨著人工智慧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異質和專業化,真正的贏家將是能快速設計晶片,且具可擴展性和高效系統之公司,其中CSP將大幅仰賴與ASIC業者協作。
AI周期才剛開始,算力需求不會退潮,而真正能大啖紅利的是少數玩家。法人直指,聯發科在先進節點和SerDes方面擁有更佳的設計專長,2026年在AI ASIC收入將開始快速成長;世芯和既有大客戶AWS持續配合,明年Trainium3將開始顯著貢獻量產營收,另外Trainium4有機會在本月底確認獎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