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改以往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有宏偉企圖卻未能具體落實的情況,這次捲土重來,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喊出「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的三階段目標,期許2030年時,台灣金融業資產管理規模從目前約30兆元,翻倍達到60兆元。因此,近一年來金管會加速鬆綁各項限制,並展現二大成果:高雄資產專區、TISA正式上路。
打造亞資中心為金管會的重要政策,推動一年來已見初步成效,並在今年7月陸續開花結果。其中高雄金融專區部分,目前共有14家銀行業者獲准進駐,包括一銀、元大銀、玉山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渣打銀等6家業者,已率先開業展開業務試辦。
為讓更多銀行符合進駐高雄專區的資格,金管會加速放行,今年3月3日全面開放銀行辦理高資產業務,及採取業務項目的分階段放寬,截至今年7月7日,已核准18家銀行辦理財管2.0業務,而拿到執照的業者多數會申請進駐高雄專區。
保險公司部分,包括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三家業者獲准開辦;投信投顧事業方面,有8家申請進駐高雄金融專區,其中聯博投信、富達投信、保德信投信已獲核准開辦。另有2家證券商已提出申請。高雄金融專區預計今年7月22日在高雄舉辦盛大的開幕儀式。
另一大亮點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也同樣在7月正式上線。首波在基富通平台開賣的TISA基金,包含16檔經理費率及手續費優惠的TISA級別基金,及退休準備平台專案的37檔基金,合計超過50檔,其中不乏規模百億元且獲獎連連的長青基金,且經理費率最低0.5%起,只有一般零售級別費率的1/3,預計將吸引不少投資人搶進。
TISA將分二階段落實,第一階段誘因是由業者讓利,提供國人投資的手續費、經理費優惠,並整合既有的稅負優惠,鼓勵國人先開TISA帳戶,等到量體夠大了,第二階段再向財部爭取更多稅負優惠。
彭金隆指出,過去提到發展亞資中心,很多人覺得不可能,但根據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有51%認為會成功、8成的人表態支持,「這是個好開始,如果別人不幫你是因為你不夠努力,只要你夠努力別人就會來幫你。」
彭金隆認為,台灣發展亞資中心雖有地緣政治、語言環境等各種挑戰,尚待克服,但也具備三大優勢,一是台灣有具競爭力的產業優勢,半導體產值占比高於美國、韓國及日本;二是台灣民間財富相當充沛,去年超額儲蓄高達新台幣3.95兆元,仍有龐大資金機會。三是台灣專業人才相當多,若是把餅做大,就會有更多跨國金融人才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