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者預期下半年美元持續將邁入偏弱格局。多家銀行最新匯市觀點指出,隨著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升溫、美國債務與政策不確定性上升,以及「去美元化」趨勢持續擴大,美元指數後市恐持續承壓,不過也普遍認為,美元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高,短期內仍具一定支撐力。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6月FOMC會議確認Fed將在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市場普遍預期將調降2至3碼;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已明示接近降息尾聲,其他主要央行亦趨於保守,意味美元利差優勢將逐步收斂。加上川普政策風險未除,市場對「疑美論」持續存在,美元指數延續偏弱走勢。但美國未見經濟衰退,美元仍保有全球儲備貨幣優勢,預期下行空間有限。
台北富邦銀行認為,美、歐、日利差趨於收斂,加上市場關注川普是否提前干預Fed人事安排,可能再度推升市場對快速降息的預期,美元壓力上升。反映在投資策略上,建議依據全球央行外匯儲備配置進行幣別分散,新增資產適度加碼歐元、日圓等非美貨幣,以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玉山銀行分析,川普貿易政策反覆,使市場信任度受損,資金撤出美債ETF為明顯警訊;加上美債問題未解與通膨數據疲弱,美國「例外論」聲勢減弱,美元長線面臨結構性修正壓力。研判美元指數近期失守97,下一重要支撐將落在90關卡。
中信銀行強調,美元下半年將維持弱勢盤整格局,地緣政治影響力趨緩、雙赤字風險居高不下,再加上美國高利率環境不利景氣擴張,限制美元反彈力道。不過,觀察到選擇權市場顯示對美元的悲觀預期正逐步收斂,短線或有回穩可能。非美貨幣方面,歐元有望因歐洲提前完成降息週期而受惠,日圓在貨幣政策正常化下具升值動能,英鎊有基本面支撐表現可期。
銀行業者預期,下半年美元雖因降息與政策不確定性趨勢而走弱,但受限於全球經濟風險尚未解除與美國資產相對穩定地位,短期內恐不致出現崩跌走勢,建議多元貨幣分散策略,適時配置歐元、日圓與其他具潛力非美貨幣,以提升抗震能力並捕捉轉換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