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浪潮方興未艾,面對AI產業快速發展與劇烈變化,華碩董事長施崇棠9日指出,AI和電機資訊科技將是未來全球競爭的核心,台灣正迫切需要「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台灣要打破過去的教育文化慣性,投入更深、更廣、更難也更複雜的技術,並透過更緊密的產學連動,才能讓台灣在全球AI賽局中脫穎而出。
施崇棠表示,五十年前,他選擇臺大電機系計算機組就讀,有幸恭逢其盛地見證了台灣個人電腦產業的崛起;五十年後的現在,他也備感振奮地能再次見證AI技術的崛起,並帶領第四次的工業革命。
他進一步指出,過去的電腦,僅能說是具備運算能力的「Electric Computer」,但直至今天,透過以生成式AI(GenAI)為核心,再搭配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各種大語言模型下,才能成為真正具備「思考能力」的「Electric Brain」,也才是真正實質意義上的「電腦」。
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發布了在AI領域的驚人成果之際,也一度引發全球股市的大震盪,施崇棠把DeepSeek推出的這些AI技術成果,稱之為「窮人的中國功夫」,更直言華碩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緊盯DeepSeek長達近一年的時間。
他強調,台灣正迫切需要像這樣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而不能只著力於淺碟型的開發技術。為此,應該要打破過去的教育文化慣性,投入更深、更廣、更難、且更複雜的技術領域裡鑽研,同時透過結合學界與企業,讓產學界建立真實而有力的密切連動,如此一來,台灣才能在世界級的AI戰場中嶄露頭角、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