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美國關稅協商延期至8月1日效應,萬海、台驊、捷迅等上市櫃航商、貨代業者強調,關鍵要看中美談判結果、美國與前十大貿易國關稅訂定,美國對轉口徵收高額關稅細則,只有關稅逐一定調,成本明朗化,才有利貨主與美國收貨人協商未來出貨計劃,海空運市場逐步回歸常態化出貨節奏。
台驊表示,6月貨櫃海運受到關稅影響,運價大起大落,從5月中旬出口商掌握90天關稅暫緩期,提前出貨推升短期運量,美西線每40呎櫃運價自5月初的2,347美元大幅攀升至6月初的5,606美元,創近年高點,吸引船公司大舉增班;後隨出貨高峰已過,過剩運力拉低運價,自6月中以後大幅修正,目前美西線運價跌至1,900~2,000美元,市場進入調整期。
貨代業者研判,若7、8月美國與主要貿易國關稅談判底定,市場將朝正常補貨節奏修正;惟中國與台灣對美關稅政策尚未有明確結果,未來是否形成新一輪出貨動能有待觀察。預期航商將持續透過航次與艙位彈性調配,維持市場供需平衡。
相比起來,捷迅指出,趕在美國關稅大限7月9日前出貨的急單結束後,6月整體空運需求雖略為收斂,但AI伺服器、半導體與高值電子貨品出貨仍具一定支撐,加上季底做帳趕出貨,可望延續到本周,市場艙位壓力緩解,有助支撐運價。目前空運運費,從台灣飛東南亞每公斤約新台幣10~20元,外加燃油附加費;從越南飛美國每公斤約5~6.5美元(含燃油附加費)。
捷迅表示,許多企業以兩岸出口原物料、半成品到東南亞加工為成品,再出口到美國為主,多數客戶在東南亞都有設廠,只要東南亞主要出口國關稅稅率比中國大陸低,預料出貨不會改變,就等最終關稅底定,買賣雙方分配關稅承擔比例。不過因關稅普遍提高,勢將影響向美國出貨,主要客戶都已積極「賣」向歐洲等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