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IC業者聯詠、瑞鼎公布6月合併營收,皆呈現年、月雙減趨勢;法人估,除匯率因素外,部分品牌廠因應關稅觀望及中國大陸補貼政策效益轉淡所致。由兩家業者觀察下半年消費性電子市況,聯詠第二季新台幣合併營收低於財測,瑞鼎也相對保守,認為能見度偏低。
半導體業者透露,待主要組裝地區輸美稅率出爐,品牌廠將進行資源調整,不過以現階段稅率來看,終端產品價格恐怕是漲定了。
聯詠6月合併營收84.25 億元,月減2.1%、年減0.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532.72億元,年增7.3%。第二季合併營收261.5億元,低於其新台幣之財測區間下緣;儘管手機應用之OLED TDDI新品進入量產,仍不敵TV、NB需求減緩。
下半年能見度低,主因關稅拉貨潮提前發生,相關IC零組件供應鏈6月合併營收已見疲態。對等關稅是最大不確定因素;部分法人樂觀分析,台灣對等關稅將會是關鍵,若低於越南、再加計匯率影響後,又得要將部分產能移回台。
瑞鼎6月合併營收18.81億元,月減2.4%、年減11.3%;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16.7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5%。第二季合併營收58.5億元、呈微幅季增。第二季TV受短期調控下滑,儘管在OLED DDI手機需求穩健、穿戴式應用成長,但匯率對營收的影響,仍使成長幅度收斂。
台幣每升值1%將影響毛利率約0.5個百分點,但瑞鼎認為,隨著匯率趨穩、庫存成本更新,後續影響就會趨緩。未來還是看終端需求與成本如何由供應鏈分攤,對IC業者來說,驅動IC主要是面對面板廠客戶,要多加留意的是晶圓代工來源。
未來價格將不會是唯一考量,如何避免斷鏈、確保供貨穩定,都是重要考量,但相對的成本就會上升;業者直言,最終一定有部分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下半年就必須謹慎觀察,漲價是否會影響全球需求下滑,相關IC設計業者能做的就是積極拓展新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