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多年收緊IPO與對民營企業的嚴格監管後,大陸政府近期立場轉趨寬鬆,以因應中美貿易戰等加劇的經濟壓力。深交所近日積極推動券商加快企業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進度,盼藉此提振民營企業活力。
綜合外媒8日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2月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談話,與會者包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等商界領袖,反映出大陸政策立場轉向。
大陸證監會主席吳清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宣布,將設置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隨後證監會公布相關指導意見,提出將放寬未營利科技企業在科創板的上市門檻、針對優質科技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等,幫助這些企業上市集資。6月底,深交所再公布關於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指引文件,簡化已在創業板上市的科技企業再融資流程,提高創新能力。
報導指出,知情人士透露,深交所6月份召集十多家券商開會,要求其加快提交有意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的資料。深交所在會中表態將加快審核程序、放寬部分規定,以確保及時提交發行上市申請的企業,都能在年內獲得審查與回覆。
根據交易所數據顯示,大陸三大交易所:上海、深圳與北京,6月份共受理150件IPO申請,創下2025年單月新高,其中北交所受理數量居冠。此外,受惠於今年港股反彈,香港6月上市案也創下2022年12月以來新高。
報導稱,不僅大陸監管機構正推動更多陸企在當地上市,同時香港股市的陸企IPO也明顯升溫。初步統計,自2024年9月以來,登陸H股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10家。此外,還有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正籌劃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