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國外低價鋼材侵襲,國內鋼廠硬起來,繼中鋼對大陸熱軋提告傾銷初判通過後,燁聯也大動作宣布將申請對越南進口不銹鋼冷軋提出反傾銷調查。面對進口冷軋低價搶市,中鋼也以專案價格因應,阻斷進口料買氣以保障國內業者權益。
近二年國內鋼鐵業表現不理想,除因全球景氣不佳外,國外有相當多低價鋼材流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國內鋼廠自去年起就忙著對抗進口低價鋼材,中鋼及中龍去年9月就針對大陸進口熱軋提出反傾銷調查,今年6月下旬初判出爐,財政部認定確實有損害國內業者的情形,因此對大陸業者及進口商課徵16.90%~20.15%的臨時反傾銷稅。雖然有業者認為這次臨時反傾銷稅率較亞洲其他國家來得低,嚇阻力道恐有限,不過中鋼認為這只是初判,終判時稅率仍可能變動。
而在中鋼提出的反傾銷調查成功後,也激勵不銹鋼廠燁聯跟進,表示近年越南的不銹鋼冷軋持續低價侵台,已造成在地業者實質損害,因此已委請律師收集相關事證,待資料備齊,將正式向財政部提出越南不銹鋼冷軋產品反傾銷調查。
燁聯表示,越南不銹鋼冷軋2009年產能僅25萬噸,但2024年已擴增3倍至76萬噸。為去化其多餘產能,2023年起越南生產廠將冷軋不銹鋼大量傾銷至其他國家,結果引起各國採取相關貿易救濟措施反制,便將出口目標鎖定台灣,2022年進口量僅400公噸,但2024年已暴增80倍至3萬多公噸。今年數量持續增加,月均量已較去年又增加20%。燁聯希望藉由反傾銷調查抵禦越南的低價不公平競爭,維繫台灣不銹鋼產業永續發展。而對抗國外的低價鋼材,國內業者除了提告反傾銷之外也祭出專案價格,例如中鋼針對低價進口的冷軋就提出對應專案價格,也成功阻斷進口低價冷軋的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