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8呂晏慈、呂俊儀/台北報導

拚循環經濟 各部門動起來

「資源循環零廢棄」列入關鍵戰略,鼓勵促進永續消費與生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image
依過往行政院核定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修正本,科學園區事業廢棄物2025年再利用率目標為88%,事業廢棄物再利用含資源化率2030年目標同樣為88%。圖/本報資料照片
各部門齊力推動循環經濟

 邁向淨零,「資源循環零廢棄」已被列入關鍵戰略,國發會7日表示,盼以循環經濟理念,促進永續消費與生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例如,製造部門可於工業區、科技園區導入廢棄物集中處理及再利用設施;農業部門致力把剩餘資源能源化;環境部門致力打造「氣候科技循環園區」與「8+N資源循環聯盟」。

 國科會方面,主委吳誠文已定調未來科學園區新建將生態先行,針對園區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率,國科會對新增及擴建園區將加嚴目標,包括增加積體電路(IC)製造營運三年後,整體再利用率提升至93%,園區全量運轉後達95%;光電製造業整體再利用率提升至88%。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7日原排定「國家循環經濟之短、中、長期規劃與目標」專題報告,但因颱風災情停開。國發會於書面報告指出,「台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囊括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環境六大部門20項「減碳旗艦計畫」,當中納入循環經濟理念。

 針對製造部門,經濟部推動「循環經濟自主減碳計畫」,透過綠色產品設計,實現零廢棄與資源高質化,協助廠商投入綠色設計技術研發,在產品設計階段納入減量、可拆解、可回收等循環設計理念;推動工業廢棄物再利用,建立完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體系,提升副產品資源化利用比例。

 國科會書面報告來看,科學園區推動循環經濟已要求廠商的廢棄物去化,以源頭減量、資源循環為優先原則,並於園區內規劃設置資源再生中心。未來國科會對新建及擴建園區更加嚴再利用率目標,新建園區也考量優先使用再生粒料,且事業廢棄物送至公營焚化設施比率目標訂為1%以下,避免排擠一般廢棄物處理量能

 依過往行政院核定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修正本,科學園區事業廢棄物2025年再利用率目標為88%,事業廢棄物再利用含資源化率2030年目標同樣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