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7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川普逼Fed降息 專家:財政主導 將付出代價

image
川普施壓Fed降息。華爾街日報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表示恐傷害Fed獨立性,最終令經濟與通膨付出代價。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大規模減稅並舉債支應,同時頻頻施壓美國聯準會(Fed)降息,試圖打破赤字與利率的連動關係。華爾街日報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Greg Ip)表示,這種「財政主導」的策略短期可能提振股市,但長期恐傷害Fed獨立性,最終令經濟與通膨付出代價。

 所謂「財政主導」,指的是央行將職責任務從「維持物價穩定與促進充分就業」轉為「幫政府籌錢」。這種情況過去常見於阿根廷等新興國家,最終結果經常是惡性通膨與經濟危機一起出現。

 川普寄望旨在減稅的《大而美法案》能帶動經濟轉強,但減稅必須仰賴大規模舉債支持,這會推升利率而抵消減稅的好處。

 為了規避債券發行可能推高長期利率的風險,美國財政部傾向發行短期公債與國庫券。但要是短期利率躍升,便會迅速衝擊預算。川普顯然不想看到這種情況,於是多次施壓Fed降息,甚至揚言要撤換主席鮑爾。

 不同於其他總統,川普希望Fed配合他的政策。今年稍早,他曾考慮開除鮑爾,但在債券殖利率飆升、股市走跌後作罷。美國最高法院先前表態,Fed獨立性應受保護,川普不得任意解除鮑爾職務。

 川普於是另想他法施壓,打算提早公布下任Fed主席人選,試圖削弱鮑爾的影響力(儘管他的任期到明年5月)。鮑爾接班人未必會完全聽命於川普,但川普總有辦法讓他無法直接控制的機構照他意思行事。

 葉偉平表示,雖然美國尚未走上財政主導的道路,但這種可能性已經影響市場。利率下滑、Fed領導可能換人,加上赤字支撐的減稅,短期可能帶動股市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