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7侯冠州/台北報導

大立光法說 科技業匯損風向球

image
大立光近6個季度營運

 大立光將在10日召開法說會,揭示第二季新台幣劇烈升值對獲利影響,也因大立光是少數領先公布財報的大型科技股,外界預期該法說將是科技產業匯損衝擊的風向球!法人保守估計,大立光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恐受匯損侵蝕,僅能力守一個股本,成為近年少見的低谷,而全年EPS也恐將較去年衰退。

 大立光5日公告6月營收,隨新機拉貨逐漸啟動,在4、5月連兩個月營收下滑後,6月重返成長,達41.46億元,月增29%、年增3%,第二季營收116.72億元,季減20%,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6%;上半年累計營收262.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

 法人認為,大立光第二季營收呈季減,主因仍是傳統淡季影響,且iPhone16系列機種進入銷售尾聲,且iPhone 16e已發表,iPhone鏡頭出貨步入淡季,不過安卓陣營第二季仍有多款旗艦機種推出,推動高階鏡頭出貨挹注營收,減緩淡季效應,使第二季業績呈季減兩成,但年增6%。

 大立光本業雖然回溫,然而市場目前高度關切匯兌損失。法人估計,大立光第二季營收雖優於去年同期,但因新台幣快速升值且幅度約1成,第二季將會有高額的業外匯兌損失、衝擊獲利,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恐將力守一個股本。

 惟法人也認為,匯損將是短期衝擊因素。第三季進入iPhone鏡頭出貨旺季,年度新機種iPhone17系列將推四款手機,且光學攝影系統有多處升級,畫素升級勢必需重新設計鏡頭,而新鏡頭出貨價格較佳;加上全球AI手機滲透率持續提升,估計將由去年的19%增至今年的33%,而AI手機多搭載高階鏡頭,對大立光營運有正面助益,第三季業績料將季增、年減,而年減主因是景氣影響整體手機銷量。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先前展望第三季營運認為,第三季是傳統拉貨高峰,產能利用率滿載,6月動能會比5月好,7月動能將優於6月,而8月依客戶給的預測訂單來看也會較7月佳;雖然還有關稅和匯率兩個變數,但下半年營運一般都會比上半年好,不過仍要看客戶實際拉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