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6蕭麗君/ 綜合外電報導

大而美法案過關 將掀短債發行潮

image
圖/美聯社

隨著大而美法案正式落地,為彌補未來幾年遽增的財政赤字,外界預期美國財政部將掀起新一波的短債發行潮。

 市場過去一周已對未來短債的供應壓力做出反應。由於擔憂短債恐供過於求,1個月期短債殖利率上周出現明顯揚升,凸顯市場焦點已把今年稍早對30年期長債的拋售憂心,轉向了前端利率曲線。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估,該法案將在2025至2034財年間,為美國增加高達3.4兆美元的國家赤字。

面對龐大的赤字缺口,分析師預期,發行短債將成為兼具成本效益與決策層偏好的選擇。

首先就成本來看,目前一年期及以內的短債殖利率雖已攀升至4%以上,但仍顯著低於10年期接近4.35%的殖利率水位。在利息支出已成為沉重負擔下,較低的即期融資成本對美國政府構成強大的吸引力。此外這也符合川普政府的明確偏好。先前總統川普本人就表達對發行短期票據而非長債的青睞。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向媒體表示,在當前時機增加長債的發行「沒有意義」。

 然而就在美國總統川普於4日獨立紀念日正式簽署他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之際,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再度拋出建黨議題,訴求利用關鍵少數策略來影響重大的國家政策。

 川普在簽署法案前,讚揚該法案是「迄今最大的勝利」,他說美國經濟會像火箭發射般快速衝高,「股市處於歷史高位,我們將保持下去。」

 不過在同一天,曾砲轟該法案將讓美國成為債務奴隸的馬斯克,再次於社群平台上貼文,發出是否應該建立新黨派「美國黨」的投票。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08萬個帳號參與投票,其中64.4%選擇「同意」,35.6%選擇「不同意」。

他向追隨者闡述他的策略核心,指稱只要第三勢力在參議院拿下2或3個席次,在眾議院拿下8到10個席次,就可以在有爭議的法案上取得決定性作用。

 馬斯克強調,鑑於國會微弱的立法優勢,少數席位足以在重要法案中發揮關鍵影響力。然而他所訴求的「關鍵少數」策略,其導火線就是馬斯克認為這項法案將讓美國債務急增,這與他當初在川普政府任內,短暫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竭力削減成本的理念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