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4楊絡懸/台北報導

南電Q2營收 近七季新高

消費性電子提前備貨發酵,業績動能逐步回升,惟匯率波動與關稅變數干擾

image
南電第二季營收主要動能來自消費性電子提前備貨。圖/本報資料照片
南電上半年營收情形

 南電(8046)6月營收31.22億元,月減4.49%、年增13.74%,推升第二季營收達95.83億元,季增13.30%、年增18.01%,創下近七季來單季新高,展現消費性電子提前備貨效應發酵;累計上半年營收180.41億元,年增18.53%,業績動能逐步回升,惟匯率波動與關稅變數同步干擾,南電整體營運回穩之路仍有待考驗。

 南電第二季營收主要動能來自消費性電子提前備貨,據悉,BT及RPCB載板稼動率分別回升至80%~85%與70%~75%,顯示客戶回補庫存明確,有效帶動產出表現。在電子景氣尚未全面反轉之際,南電仍能維持雙位數年增,突顯其產品組合調整與接單能力具一定韌性,法人亦預期,第二季為全年營收的轉折點,後續表現仍有望延續正向動能。

 不過,獲利面恐未必能與營收齊步上揚。南電前董事長吳嘉昭日前股東會交棒前便曾坦言,載板接單情況穩健,惟第二季仍需審慎因應關稅不確定性及新台幣升值壓力,營運具有挑戰性。

法人初步預估,第二季毛利率將較首季5.1%進一步滑落至3.6%,稅後純益約落在1億元左右、季減逾五成,主因在於匯率走升造成成本與報價錯位,加上部分高階產線尚處升級階段,折舊壓力尚未釋放,整體成本結構仍需時間調整。

 展望下半年,市場寄望CSP(雲端服務供應商)自研AI晶片平台如期放量,並期待800G交換器、新世代網通設備等高階應用帶動ABF載板需求回升,第三季營收可望小幅季增,然在終端需求未明、產品升級趨緩與貿易政策仍充滿變數下,業界普遍預期旺季效應可能無法如常發酵。儘管南電短期仍處於營運重建階段,若未來CPO(共同封裝光學)與玻璃基板技術進展順利,仍有望為中長期營運開啟新一輪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