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4賴瑩綺/綜合報導

財新中國服務業PMI 降至50.6

創去年10月來最低,為保持下半年消費形勢,中央、地方促消費政策將出籠

image
示意圖。圖/中新社
一年來大陸財新服務業與官方非製造業PMI走勢

 在「五一」、端午假期效應消退下,財新中國3日公布的6月份大陸服務業PMI擴張速度放緩,較5月下降0.5個百分點至50.6,創去年10月以來最低,但已連續30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

 綜合陸媒3日報導,財新中國與大陸官方數據走勢不一。大陸統計局稍早公布6月份非製造業PMI較5月份上行0.2個百分點至50.5。財新日前公布的6月份製造業PMI上升2.1個百分點至50.4,重回擴張區間。受製造業景氣回升拉動,6月綜合PMI產出指數反彈1.7個百分點至51.3,顯示企業整體生產經營再度擴張。

 從分項指數來看,6月份服務業活動力道減弱,主因為新業務量增速放緩。

 雖然企業努力營銷和推出新品,支撐銷售總量增長,但全球環境疲軟,導致當月增速放緩。新出口業務量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並創下2022年12月後最顯著放緩。

 6月份用工規模下降。受訪企業普遍表示,原因在於新訂單增速放緩,以及成本考量。價格方面,6月平均投入成本持續上升。調查企業普遍表示,主要是原料和燃料費用上升所致。但當月成本漲速僅算輕微,已放緩至3個月來最低。

 另一方面,企業選擇繼續自行消化當月成本漲幅,並連續第5個月下調銷售價格。企業反應指出,市場競爭激烈,導致最近服務業銷售價格下降,並創下2022年4月後最急遽降幅。此外,業界信心整體保持樂觀,企業預期,經濟環境改善加上業務拓展計劃,或有助於提振未來12個月的銷售。6月企業樂觀度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但仍遠低於長期均值。

 另據上海證券報報導,為了保持下半年消費形勢穩定,近日大陸中央到地方推出了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盼為續內需市場注入動能。

 報導稱,大陸商務部日前推出從7月份到年底的「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鼓勵民眾購車;地方政府方面,第二季以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先後推出提振消費的專項行動,希望能進一步擴大消費。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講席教授鮑曉華表示,各種促進措施可增加市場總需求,推動企業增加生產和服務供應,進而促進消費復甦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