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3呂雪彗、姚舜、陳欣文/台北報導

蕭美琴:服務業是台灣暖實力

面對數位、淨零及地緣政治等重重挑戰,肯定服務業積極轉型創新、展現韌性

image
工商時報2日舉行2025服務業大評鑑頒獎典禮,副總統蕭美琴(中)受邀出席頒獎,並與獲獎企業代表合影。圖/王德為

 副總統蕭美琴2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2025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頒獎典禮,肯定服務業展現韌性的精神,是台灣社會的「暖實力」,她期勉台灣企業持續在變局中站穩腳步,整合資源與數據、導入科技,傳承服務業精神,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文化與價值。

 工商時報主辦的「臺灣服務業大評鑑」今年邁入第14屆,2日在寒舍艾美酒店盛大舉行,邀請到副總統蕭美琴、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經濟部商發署長蘇文玲、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等人擔任頒獎嘉賓。

 蕭美琴致詞表示,這項評鑑頒獎可謂為「臺灣服務業年度奧斯卡獎」,感謝服務業從業人員在第一線付出心力,讓每位顧客感受到溫度及專業。她說,近年來台灣走過許多挑戰,從疫情到國際供應鏈重組,再到現在面對數位、淨零雙軸轉型及地緣政治等挑戰,都讓台灣產業受到衝擊,但危機中也會有新機會,大家沒有放棄,反而更積極轉型創新,展現韌性的精神。

 她指出,隨著AI時代來臨,服務業面臨許多挑戰和機會,數位化、智慧化的趨勢讓服務業有挑戰,也有更多可能性,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最重要的還是人的溫度及真誠的關懷。她說,真正好的服務是要感受客戶的需求,是在客戶提出需求前就主動察覺並提出解決方案,展現台灣社會的「暖實力」。

 她說,今年評鑑主題是「整合服務」,正好點出當前服務業經營核心精神,面對消費者需求、科技工具及人力等挑戰,台灣企業要在變局中站穩腳步,關鍵在於整合資源與數據、導入科技,並保有服務的溫度與人情。透過今年評鑑活動,不僅讓社會上不同世代、不同需求者,都能享受最高品質服務,更能了解服務業的付出與努力,相信服務業的強大,就是台灣韌性及競爭力的象徵。

 彭金隆頒發金牌企業獎前也表示,卓越的服務是所有企業最堅強的軟實力,他代表金管會來祝賀得獎企業及團體,台灣有你們真好。

 彭立沛則表示,國發會正在推動AI新十大建設,其一是百工百業的智慧應用,希望服務業及百工百業能導入AI技術,促進產業升級及轉型,在產業AI化及AI產業化的過程,節省成本,讓人力更精簡,創造更大的利潤。另一是全民智慧生活圈,希望消費者能真的用得到AI,把AI生活方式落實到社會每一個角落。

 蘇文玲則說,台灣服務業家數超過132萬家,除零售餐飲、住宿外,包括金融、醫療、電信,及平常生活各項服務等,範圍十分廣泛,支撐台灣超過6成GDP,提供近700萬就業人口,在經濟成長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她說,AI新十大建設百工百業要導入AI,這次得獎企業大多數已導入AI,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即使有這麼多數位工具導入,但他們未忘初衷,仍保持最原始、最溫暖服務態度,應該要給予肯定。

 李四川頒發「服務尖兵獎」時指出,透過「臺灣服務業大評鑑」評鑑制度,除可讓服務業表現企業堅持的理念,更能帶動創新並提高整體服務品質。據北市府計算,2024年北市企業營業額達18兆3887億元,其中服務業占八成,台北市服務業的服務好壞,代表競爭力,更代表市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