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來,標普500企業資本支出成長速度超越營收,這在過去七年來說並不常見。此一趨勢今年1月起開始加速,2025年資本支出成長將較營收成長高出9.4%,遠高於今年初預估的2.5%。這股企業資本支出的熱潮,可望成為推動美國經濟長期成長的引擎。
鑒於川普關稅衝擊與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等不確定因素,市場原本認為今年企業資本支出將低於往年,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部分原因在於少數大型企業財力雄厚。
逾半標普500企業預計今年資本支出將增加,其中有七家預估增幅超過100%,其中包括科斯塔集團(Costar Group)、美超微與甲骨文等。
以總支出來看,前十大企業裡有四家隸屬於「美股七雄」,2025年平均每間公司投入370億美元。在69家資本支出成長超過30%的標普500企業裡,可以歸納出幾個推動他們加大支出的長期趨勢。
首先是晶片巨頭與雲端大廠積極推動人工智慧,這是最明顯的趨勢。其次,能源公司與公用事業投入數十億美元於技術與基建,以支援AI應用。
最後則是許多企業加入產業回流行列。產業回流最初目的是避免疫情期間供應鏈瓶頸再次出現,但在現任美國政府積極推動製造業復興下,此一趨勢可望加速。
這一切可回溯至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疫情後各地陸續復工,全球正經歷供應鏈衝擊,導致通膨開始升溫。
為了壓制通膨,美國聯準會與多國央行紛紛將利率調升至數十年來新高。勞工短缺令企業極力留住員工,許多公司搶購晶片等關鍵零組件。換言之,如何應對資源短缺成為企業首要任務,這促使企業高層加強應變能力,開始投入更多資金於AI並致力於產業回流。
資本支出增加對美國經濟成長是利多因素。金融數據供應商Factset指出,這些大幅擴增預算的企業,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預計都可達到兩位數。只要ROIC高於資本成本,企業就能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