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6月30日在中央銀行阻升下重貶7.22角,進入7月1日又恢復強升態勢,終場升值7.17角收29.185元。法人認為,在美國聯準會有降息壓力下,新台幣升值趨勢不變,匯損與毛利損失將於7月開始反映於市場上,建議操作策略上應以高周轉、低持股因應。
尤其外資在台指期淨空單高達5.2萬口,以及持有反向ETF金額換算約6、700億元「不可不慎」,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提醒,要留意外資殺現貨、補空單的「匯差、價差、期差」三手策略。
此外,綜合陳奕光及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等法人看法,現階段每上漲500點應降低5%持股、周轉率增加50%,上漲1,000點降低1成持股至5成以下、周轉率增加1倍,待接下來拉回接近支撐位置約20,000點左右時再行增加部位。
預計自7月中起,上市櫃公司將開始公告第二季財報,由於新台幣自4月中起出現明顯升值態勢,5月起升值更是動輒用「角」起跳,預計第二季財報的匯損同步帶來的毛損恐會相當難看。
從資金行情的角度,陳奕光依過去經驗,新台幣升值超過10%,台股漲幅將高達3成,以美元來計算,台股應該飆高到27,000點創歷史新高,而外資對台股自5月已由賣轉買,但買超金額仍低於過往平均水準;再者,若新台幣若升破30元,將有利資產題材。
然而目前外資現貨雖見買超,但這是「被央行趕到股市」,外資近期在台指期淨空單持續維持高檔,1日續加空516口至52,517口,改寫歷史第二高紀錄;雖對最常使用的ETF反向─元大台灣50反1賣超4,027張(1張為1,000個受益權單位),但自5月起至今買超就高達56萬張、共130億元,陳奕光提醒,要特別留意7月16日台指期結算前、與第二季財報開始公告時的外資殺現貨、補空單的「匯差、價差、期差」三手策略。
也因第三季因上市櫃財報匯損壓力、除權息影響,以及旺季不旺效應,拉回修正反倒是最佳進場布局機會,陳奕光預測,第三季將先下後上,低點估21,000點有撐,第四季則有AI應用、資金回流等挹注,上攻關鍵指標為電子先發、金融接棒,最樂觀看到26,000點,平均高點預估落在24,500點,並關注AI供應鏈(AI需求、機器人)、新台幣升值(航空、旅遊、食品業與資產題材)、政府基礎建設、ETF(高股息、市值型等及其成分股)、價值投資及低軌衛星等主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