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2陳碧芬/台北報導

關稅變數多 我PMI指數再陷緊縮

廠商憂營運不確定性

image
台灣6月製造業PMI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的6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度回跌陷入緊縮,指數下跌至49.6。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對等關稅豁免期將至、供應鏈移轉,以及新台幣匯率走升等因素,增添廠商營運不確定性,評估景氣能見度的製造業未來展望指數,6月亦回跌至39.8,連續第三個月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相對4月製造業因觀望呈現低基期,5月短暫轉為擴張後,6月台灣製造業PMI再度緊縮;相較主要貿易國的6月PMI變化幅度都不大,多數處於(50以下)緊縮、或指數僅些微上升至50,以美國和中國為例,均顯示製造業需求指標動能不足,「各國都在等待關稅的揭曉。」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指出,依美國政治近日情況,可能7月4日美國慶日川普政府就會宣布,不會等到7月9日真正屆期。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亦指出,川普在政策上反覆的「TACO」作為,已被市場認定會自動延長7/9的大限。

王健全則針對新台幣走升對產業的影響指出,業界曾估算,台幣升值1個百分點,營收會降低0.1~0.5個百分點,惟不同行業有不同情況。白宗城亦指出,供應鏈廠商多數反映,4、5月的接單拉貨太多,5、6月新台幣兌美元狂升帶來匯損,「加加減減,等於沒賺到」,所幸中小企業反映,還有些大額美元定存高息收入,彌補近月來財報上匯損。

台灣6月PMI的五項組成指標中,經季調之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持續緊縮,生產轉為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高於50.0),存貨持續擴張。中經院分析,季調後之新增訂單已連續三個月緊縮,指數回跌至2024年4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47.1),生產指數亦僅維持一個月擴張,隨即轉為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