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5月強勢升值,使金融三業前五月獲利較去年同期腰斬。金管會統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業前五月稅前盈餘僅2,327.75億元,年減達2,511.49億元或51.9%,其中銀行業仍持穩,證券期貨投信業年減3成,但月增幅仍維穩,僅保險業是唯一虧損的「慘業」。
銀行業獲利仍是三業主要動能。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前五月銀行業累計稅前盈餘2,414.4億元,雖為歷年同期次高,卻是年減66.9億元,主要因儲匯受新台幣升值影響,兌換損益由盈轉虧,導致前五月獲利衰退163.3億元。但表現最亮眼的本國銀行創歷史同期新高,累計稅前盈餘2,38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8億元,主要受惠於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及呆帳費用減少,然市場波動造成投資與其他淨收益減少,扛銷部份增幅。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證券、期貨與投信業合計前五月稅前盈餘408.35億元、年減31.12%。證券商前五月稅前盈餘267.41億元、年減197.1億元或42.43%,主要是自營業務操作績效下滑69.49%,承銷業務衰退42.34%,獲利最大來源的經紀業務衰退18.98%;期貨商前五月賺36.62億元、年增7.64%,主因自營業務表現優於去年同期;投信業前五月賺104.32億元、年增10.61%,歸因於整體資產規模上升,帶動經理費收入成長約4倍。
證期局統計,證券期貨投信業2021~2025年前與月同期稅前盈餘合計分別為594.68億元、270.99億元、365.34億元、592.84億元及408.35億元。
保險局統計,保險業前五月虧損495億元,以2021~2025年同期來看,稅前損益各為2,313億元、1,599億元、-73億元、1,765億元、-495億元,今年前五月虧最多,其中壽險業虧617億元,也是近五年同期虧最多。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說明,主要是新台幣較去年同期升值9.53%、較4月升值6.98%,造成投資兌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