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625黃于庭、魏喬怡/台北報導

莊琇媛:亞資中心會做出台灣特色

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

image
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要創建資產管理中心,多年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場看似不可能的政策嘗試,如今正一步步落地。將於本報「壯大資產管理論壇-高雄場」介紹政策的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說,政策提出時,許多人以為只是紙上談兵,具體政策一一出爐後,質疑和反對聲浪不見了,代表金融機構真的動起來。尤其這次政策是全面性的規劃,涵蓋面照顧到各業別的需求,肯定會做出台灣自己的特色。

過去一年,金管會以「留財與引資並重」、「投資台灣支持產業發展」為方針,從制度鬆綁著手,先強化業務能力,再談稅負誘因。這樣務實漸進的策略設計,爭取到更多社會理解與業界的支持。莊琇媛認為,此種型態的改革節奏,代表台灣金融政策務實創新的一面。

此項特色將在高雄展現輪廓。以今年4月啟動的「高雄亞灣資產管理專區」為實驗場,透過與地方政府協力,開放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在,於專區內試辦特定業務,包括一站式金融服務、保單融資與Lombard Lending等資金運用彈性服務、跨境資產管理、多元商品與服務如家族辦公室輔導,以及金融機構間合作機制等五大核心服務。都環繞一個相同的目標,即讓金融業真正回應高資產客戶多元且國際化的需求。

金管會今年全面開放國銀財管2.0並加速核准,目前已核准17家辦理,其中13家申請進駐高雄資產專區全數核准,年底前,預計至少還有7家銀行會申請進駐專區,再加上申設中的5家投信、3家壽險及2家有意願的壽險葉,今年至少有30家金融業搶進高雄金融專區。與此同時,也有2家會計師事務所成立專責團隊,以實際採取行動支持這項政策。

凝聚共識的過程更讓莊琇媛印象深刻。她說,金融在台灣產業中占比不高,一直以來,要求稅負優惠等做法難獲社會支持,金管會因此選擇不正面碰撞,從業務鬆綁切入。據台灣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顯示,逾65%金融從業人員清楚資產管理中心政策,79%表示支持,過半認為有成功的機會。這個曾被認為不可能的改革,已影響到金融圈,大家不再當名旁觀者,而是實際參與者。

據莊琇媛觀察,過去的改革常出現各自為政、難見全貌的盲點,但這次的計畫,從銀行、證券到保險與投信投顧都納入,形成真正的產業動能,不再見樹不見林,而是要開始種下整片森林,穩步打造兼具專業能量與制度創新的資產管理生態系,讓長年滯留海外的台商資金回流,也讓更多亞洲高資產族群,將台灣納入資產配置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