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與市場觀察:從以色列對伊朗政府發動攻擊開始,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再度讓全球資本市場高度緊張,先前市場持續消化川普政府全球對等關稅政策,如今隨美國正府正式介入中東政治,恐讓資金觀望,預期本次事件將率先影響全球石油、運輸價格,至於有沒有可能導致終端市場價格上升推升通膨,則有待觀察中東及東歐兩個區域情勢是否惡化。
短期市場逐漸平緩「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雖然全球市場即將進入下半年傳統消費旺季,預期多頭資金應不易快速回到股市。
台股方面,基本面上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強勁,根據主計總處公布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GDP)概估值為5.37%,遠高於原先預測的1.91%,並創四個季度來高點,由於AI需求的帶動,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出口需求暢旺,企業的擴增投資大幅加,帶動除生產出口成長外,資本形成實質成長14.72%,對經濟成長貢獻3.7個百分點。AI伺服器及消費性電子汰換帶動生產指數上升至59.9%,為2024年6月以來新高,台股指數止步不前,顯然不符合台灣經濟成長的現況。
主動式ETF可適時參酌時事對各產業的影響分析,來做持股的調整,例如當掌握到造成市場下跌的因素後,可彈性將持股轉至價值型或防禦型類股,以降低投資組合波動,也可在後續股市回穩時,擇優加碼,力求追尋超額報酬機會。在盤整期間,主動式ETF可精選蓄勢待發潛力股,又或是在多頭時期積極加碼成長性產業,以更大程度地尋求超額報酬機會等等。
川普關稅的灰犀牛效應還在,近期又受到中東戰爭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更顯動盪,此時更應該強調資產配置彈性化與抗波動化,因此,在台股投資上,更需要與時俱進調整思維,主動出擊應萬變,台股主動式ETF正是可多加運用的工具。
投資建議:資產配置方面,AI作為未來數年中科技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但不能因為短期產業秩序的混亂而過度保守,此時技術創新及寡占優勢公司,仍是選股考量的重中之重,特別著重新產品/新應用,另籌碼集中或相對輕的個股。
在非電子方面,傳產原物料類如水泥、鋼鐵,普遍受到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即使在上升周期,價格仍上漲不易的困境。然而隨中國大陸十二五計劃進入收尾,中國大陸兩會正式召開,過剩產能可望獲得控制,國際間俄烏戰爭結束日程在即,未來重建需求可望增加需求進一步帶動價格上揚,而周期底部正是長線資金最佳的佈局時點。
展望下半年,可著重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重點,在AI逐漸取代消費電子產品成為未來趨勢下,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與硬體相關概念股皆可望迎來新一波的周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