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與華為的專利戰繼續升級。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德國曼海姆分庭近日更新訴訟訊息,聯發科旗下子公司HFI Innovation於當地時間18日向華為旗下的五家子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華為去年對聯發科發起專利訴訟,業界認為,聯發科最新行動是對華為新一步的強勢回應。
根據上述訴訟訊息,聯發科指控華為五家子公司侵犯其一項名為「增強型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搜索空間配置方法」的LTE標準必要專利(SEP)。
聯發科對此表示,是與過往同一件事情之進展;據了解,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而此訴訟案件對聯發科並無重大影響。
雙方專利糾紛緣起2022年,當時華為主動聯繫聯發科,希望聯發科取得華為5G SEP授權,但雙方談判破裂,聯發科以不符合FRAND(公平、合理且無歧視)原則為由拒絕,之後雙方關係惡化。
當時有市場猜測,華為要求聯發科必須向其5G SEP支付權利金,但此做法與歐美專利業界常見的模式差異過大,要求金額也過高,讓聯發科難以接受。
2024年5月,華為率先於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對聯發科發起有關4G、5G的蜂巢式行動通訊技術(Cellular network)專利侵權訴訟。之後又將戰場擴大,在深圳、廣州等地就4G、5G關鍵專利侵權問題狀告聯發科。
聯發科不甘示弱,也在當年7月反擊,除了與旗下MTK Wireless及HFI Innovation一同在英國法院控告華為侵犯三項4G與5G相關專利,並同步尋求禁令外,還在深圳、鄭州、杭州、北京、廣州,以及德國慕尼黑、曼海姆等地,發動專利侵權、反壟斷、費率裁決等多起訴訟。之後雙方展開多輪法律交鋒。
對於本次華為與聯發科的跨國專利大戰,市場密切關注將如何牽動全球電信設備與行動晶片市場的格局。
日前有相關業者透露,華為此番操作除賺取專利授權費外,恐是為未來手機自研晶片已到盡頭鋪路,不排除將來向外採購AP晶片,其中聯發科將會是首選,但僅是市場揣測。